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单身青年恋综“上头”的逻辑与影响

田雪青等 当代青年研究
2024-09-04

编者按



近日,南方周末《“我可以不恋爱,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为什么?一文获得8万+的阅读量。文中介绍了许冠文此前爆火的文章《“嗑CP”:青年女粉丝的创造性情感体验》,这篇通篇缭绕着“青梅竹马”“灵魂伴侣”等词汇的论文在社交媒体上被大量转发、点赞。有“嗑学家”表示“我可以不谈恋爱,但我的CP一定要结婚。” 在城市单身群体比重不断攀升的背景下,为什么年轻人可以自己不恋爱但对磕别人的CP如此上头?


《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1期的《城市单身青年恋综“上头”的逻辑与影响》一文以青年人的恋综“上头”现象为出发点,关注磕恋爱CP热潮背后的情感机制,从代偿情感体验的获得和主位控制感的实践两方面剖析青年恋综“上头”的深层逻辑,探寻青年的爱情取向和价值选择。本公众号特推出此篇全文,供大家参考。


城市单身青年恋综“上头”的逻辑与影响


田雪青 王毓川 张晨明


摘要


恋综“上头”现象既是当下城市单身青年情感满足的代偿机制多元化的一种表现,也折射出青年人对理想化恋爱关系模式的渴望。恋综节目之所以能吸引青年人,深层逻辑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满足了在亲密关系理性化的背景下青年人期待理想化情感的需求,为青年人提供了情感代偿的体验 ;二是通过强化暂时性的脱嵌体验、模糊虚拟与真实的边界,让青年人获得主位控制感和实践感。对于青年人的现实婚恋实践来说,恋综“上头”既是一种情感赋能,又是一种现实消解的力量,需要个人、媒介和国家各个层面的对话、反思和责任担当。


关键词


城市单身青年 ;恋综节目 ;媒介化社会 ;情感代偿


正文



近年来,单身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折射出多向度的社会问题。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单身群体总人数达2.17亿,且人数仍在增加(国家统计局,2020:116-119)。新浪微博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的话题阅读量高达7.7亿(新浪微博,2021),反映出社会各界对单身群体增长问题的高关注度。尽管青年单身群体不断扩大,但最终大多数人仍会进入婚姻状态(翟振武、刘雯莉,2020)。与“不婚”的社会事实相比,青年人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及其影响因素更值得研究。而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因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形式,使其影响更为复杂。如今,线上真人秀等互联网衍生电视节目已经成为青年群体竞相追逐的新式传播平台。其中,青年群体对于恋爱观察类综艺节目(下文简称恋综)的“上头”现象引人关注,以《心动的信号》《半熟恋人》《喜欢你我也是》为代表的现象级恋综节目已然成为当下年轻人热衷讨论的重要社交话题。这些综艺节目的播放量居高不下,且在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引发极高的讨论度,折射出当下青年人对婚恋关系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因此,本文即以恋综“上头”现象为出发点,分析在城市单身群体比重不断攀升的背景下,青年人为何热衷于观看恋综节目?青年个体选择观看的恋综嘉宾情感故事,反映出他们怎样的理想爱情观念和期待?单身青年观看恋综对他们现实的恋爱实践产生了何种影响?



一、相关文献回顾



综观学界近年来关于青年单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身群体扩大的原因分析和解决之策上。学者们指出,单身青年增长的原因与社会宏观结构及家庭生活轨迹休戚相关(朱镕君,2022),并分别基于个体化理论(蓝宇蕴,2021;候静、李雨欣,2020)、婚姻挤压理论(陈友华、乌尔里希,2002)及时间视角(方旭东,2016),探讨了青年选择单身的原因。具体的论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活步调加速的背景下,个体感知到的被“工具化”程度加深,内卷化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和时间焦虑感(王杰、来昕,2022)导致其不敢轻易选择进入一段婚恋关系中(宋月萍,2020);二是当下青年自我意识不断觉醒,自身对待亲密关系的理性化程度逐渐提升,主动单身成为其面对现代社会加速流动所作出的理性行动抉择(康义金,2021)。学者们针对这两种行动策略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策。从宏观层面来看,研究者强调顶层制度设计的支撑和支持作用,提出应建立健全相关主体权益保障机制并将其制度化(例如公租房、带薪休假等),以促进单身青年进入婚恋关系(黄乾等,2022)。此类措施尽管效用明显,但需长时间、持续性地分步骤实施方能取得一定成果。从中观层面来看,学者们认为,应营造出有利于单身青年群体的良性社会生态环境,形成积极正向的社会舆论导向,并进一步协同多元主体构建引导性社会体系,避免将该群体污名化和符号化(钱嫦萍,2020)。但对于究竟该以何种具体方式切实有效地促进单身青年进入婚恋关系并培育其正确的婚恋价值取向,并未进行深度阐释。从微观层面来看,学者们指出,一方面,个体受到自身物质条件的制约而无法负担高成本的约会,且费时费力的付出不一定会有正向回馈;另一方面,多元化的代偿性机制(养宠物、打游戏等)使其不再单向度地关注恋爱关系,有了替代性的情绪和情感出口(杨恒宜、郑楷,2015)。尽管现有研究从个体角度阐释了代偿机制对单身青年产生的影响,却未提出引导其进入婚恋关系的具体路径。


在大众媒介的影响方面,学界肯定了其影响的不可规避性。研究者普遍认为,现代社会中媒介与个体生活密不可分,极大地改变和推动了个人经验范围之外的事件对自身的影响。大众媒介作为一种有着话语权运作的权力机器,对群体形象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呈现出社会生活图式和价值观念的直接变化。而个体化社会中的青年,需要寻找新的媒介策略以适应更加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粟花,2021)。具体到恋爱综艺的影响,已有研究证明,观看恋爱类相关节目对个人选择伴侣的条件和浪漫关系会产生多重影响(Amber & Sandi,2007),既包含积极作用,亦有消极反馈。在消极影响层面,有研究者指出,青年女性通过使用恋爱媒介建构出虚拟的理想亲密关系,这一媒介工具所传递出的“速食、新鲜、浪漫式”恋爱观念,导致其与现实生活产生割裂(谢舒心,2019)。还有学者指出,相关节目以特殊方式对节目参与者亲密关系的建构产生负面影响,观者在虚拟且精致浪漫的氛围中,陷入被加工的爱情理念中(David,2022)。在积极影响方面,李华伟和徐开彬(2022)的研究表明,媒介的强连接特征在亲密关系建构初期提供了有效帮助,同时能够调节亲密关系的质量。Donna(2020)通过深度观察朋友参与恋爱真人秀节目的经历发现,节目为参与者提供了可与异性交流的平台,他们在节目中呈现出真实的表演状态。观者透过屏幕看到他人传递出的爱情理念,影响着自身在现实生活中对爱情的理解。


还有研究者指出,虽然恋综节目存在一定局限,但观众仍可以从批判和反思中获益。学者们从观者角度进行分析发现,相关节目时间跨度较短,节目制作者将女性对异性的吸引力物化为容貌、身材等指标,节目内容存在商业化问题;但它也从侧面使观者更全面地了解和提升自我,有助于受众学习人际沟通技巧(Julian & Annie,2018)。基于前人研究成果,Alicia(2021)指出,节目仍然以传统性别角色进行区分,在强化男性特质的同时,存在对青年女性的刻板印象,它所呈现出的缺陷使观者能站在相对客观的立场上重新评估自身的亲密关系,并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对相关公共话题展开的热烈讨论也能够促使青年群体重新审视转型发展中的婚恋观念。


概括来看,当前青年人的情感生活深处于一个媒介化的社会,尽管个体化理论强调自我所拥有的反身性行动策略,但依然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介的影响。沉迷恋综节目折射出单身青年对于浪漫恋爱关系的向往,但这种理想关系究竟具有怎样的特征、对现实中的婚恋实践究竟产生怎样的利弊影响,以及青年人如何看待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细致的考察。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通过滚雪球抽样的方式,本研究共调研了14名热衷观看恋综节目的城市单身青年,其中男性和女性各7名,年龄在25~32岁之间。研究对象的职业涵盖公务员、在读学生、高校教师、企业职员等。我们运用半结构和无结构访谈法考察了研究对象热衷观看恋综节目的深层逻辑,探寻城市单身青年的爱情取向和价值选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洞悉城市单身青年观看恋综节目对其现实生活中婚恋实践的影响。访谈资料使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进行分析和编码。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和编码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通过对所获资料进行逐级编码,形成相应的范畴和主题,可以看出,城市单身青年喜爱观看恋综节目的直接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社会加速发展、竞争逻辑弥散的背景下,个体对婚恋风险的感知不断加深,加上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建立亲密关系时倾向于采取理性化的行动策略,这些原因导致青年人难以在现实环境中建立稳定而令人满意的亲密关系,转而通过“观看”想象中的浪漫爱情图景,从中寻求替代性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恋综节目通过营造令人神往的婚恋关系,进一步激发青年观众对浪漫爱情的憧憬,同时使青年人暂时从真实婚恋困境中抽离出来,凝视他人的恋爱故事并从中获得主位控制和实践感,让青年人进一步主动沉醉于节目中。



三、城市单身青年

恋综“上头”的深层逻辑



恋综节目强调将情感作为一种观察和体验的方式,以此打动受众,使个体的主观感受能在具体情境中达致瞬时性共在,从而产生情感共鸣。作为受众的单身青年,虽然是被制造的情感实践者,但在此过程中,他们通过观看、解读、参与的方式重建自我的情感感知,体会他人爱情故事的甜蜜,同时又不用亲身经历恋爱过程中的难过、纠结等情绪。在此种意义上,恋综成为单身青年的“代糖”。


(一)代偿情感体验的获得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使个人的生活时间被不断挤压,从而发展出一系列加速化的技术工具,而这些加速工具又进一步作用于高速运转的社会,导致加速过程不断循环加快,个体被异化的感受也不断增强。时间加速导致的个体情感生活的异化,为恋综节目的诞生提供了沃土,即通过凝视他人的恋爱生活历程,既能投射自我表达与超验感知并获得情绪和情感体验的满足,同时又能规避现实恋爱中的不确定风险。


1. 亲密关系的理性化与风险规避

随着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青年群体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与社会发生联系、对现实生活意义的渴望愈加明显。然而,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令个体的时间体验不断被“压缩”,被生存压力和焦虑所禁锢的青年群体陷入一种“群体性孤独”的状态。因此,一部分单身青年选择将个人情感体验寄托于恋综节目中,其本质上是对自身恋爱前景的憧憬与隐忧。“自己谈(恋爱)多浪费时间和精力啊,还得应付各种生活琐事。每天上班实在是太累了,你看我今天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的记录,拿起手机的时间总共才1小时3分钟。下班回来宁愿刷会儿恋综,恋爱还是得看别人谈才有意思。”(B5)“看别人谈”包含个体凝视恋综节目的两个维度,一是和节目中的明星嘉宾一样进行内容解读,二是对明星嘉宾做情感推理时的行为表现进行审视。如果只是单纯地浏览同质性较强的综艺节目,个体往往会很快丧失观看欲望,而明星在推理过程中的行为表现除了可以吸引自己的粉丝受众,亦能收获其他观众的好感。


从单身青年的情感状态来看,虽然个体对自我认同与归属感的需求不断增强,但外部社会频繁发生的情感纠纷案件,以及婚恋物质条件的提高,令他们对情感的不确定性与焦虑感知愈加强烈。“作为一个老恋综人,看别人的故事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日常。其实自己单身也有段时间了,自己肯定还是想结婚的,但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在大城市买房太难了,要想和别人谈恋爱有个结果,自己也得有一定的物质条件。”(A7)吉登斯(2001:59)指出:“浪漫之爱,将自我与他者镶入个体广阔的自我叙事过程之中,狂热地追逐浪漫的小说和爱情故事,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将社会生活中受挫的自我认同投射到个体的梦境幻觉之中。”访谈资料显示,单身青年群体对于浪漫的亲密关系充满渴望,但囿于自身和社会多重因素的影响,沉溺于将空余时间嵌入“虚拟情感情境”(孔婧、王智,2020),由于恋爱关系的构建与维系存在不确定性风险,因此观看他人的恋爱过程成为一种替代性满足体验。


2. 理想化的个体情感期待

青年群体并非只愿独处,其实更愿意与有共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人在一起,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明确自我定位。观者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可以审视他人的特权,通过“看”来确定自身所处位置(朱晓兰,2013:18)。因此,观看恋综节目不仅仅是简单地“看”,节目中的替代性社会场景能让观众反观自身的情感关系,与亲友一同观看、进行讨论的过程也是对自身婚恋行动策略进行不断调整的过程。


恋综节目精心营造了恋爱故事的发生情境,通过画面、音乐、镜头剪辑等方式使得受众能够完全置身其中,获得即时性的体验,从而与节目嘉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并将节目中的人物关系映射到自身亲密关系的叙事中。另外,主持人和明星嘉宾的观察推理和讨论环节又将观众完全置于他者的恋爱叙事中,让观众既能够与嘉宾一同凝视第一现场,又可返回客位视角思考自身情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播放量和话题热度长期居高不下的“方程式”和“一如往昔”(观众为节目中自己喜欢的嘉宾起的CP名称)等恋综参与者的恋爱经历,一度令大批单身青年心向往之,有受访者声称:“我可以不谈恋爱,但我磕的CP一定要锁死,把钥匙扔掉,民政局立马搬来。”(B6)“磕糖”,成为观众热衷于在他人亲密关系中获得甜蜜愉悦体验与恋爱满足感的代名词。对他人亲密关系的想象所带来的视觉快感将自我与镜像进行整合,将自我融入他人的情感故事中,荧屏上的爱情叙事带给观众视觉上的真切感知,节目参与者的恋爱过程实质上承载着观众对理想恋爱关系的符号想象和表征建构。


每个恋综节目皆会在收官环节设定“告白场景”。节目参与者可以向自己心仪的对象表白,告白场景的布置、歌曲的选择、精心准备的礼物,营造出在现实环境中难以获得的极致浪漫,令观众产生一种浪漫期待被充分满足的情绪状态。通过告白,如果嘉宾正式进入一种情侣关系之中,他们的私人生活会不断被观众讨论。一方面,成为情侣的嘉宾会到达“第二现场”,和主持人等一同交流发生在录制节目中的情感生活,让观众能够拥有更加真实的互动体验感。另一方面,节目嘉宾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情侣身份,让观众能够真切地感知到他者的私人生活。“感觉每天就像疯了一样频繁地登录微博超级话题和小红书看他们的互动,特别忙的时候每天睡觉前也要去看一眼他们的动态,和超话里的‘同好’网友们一起聊聊当天的‘糖点’,太上头了。”(A1、A6)关注恋综节目嘉宾的现实生活已成为单身青年观者的常态,通过与喜欢相同嘉宾的网友一起关注并讨论其日常生活,不断推高自己的主体体验,已成为众多单身青年观众在互联网上的重要自娱方式。恋综节目需要引导受众的注意力,并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一种“契约关系”,即最大限度地将节目效果与现实生活相结合,通过强调真实性令观众获得一种类似真实经历的感觉,满足观众对于浪漫爱情的期望,使其在被营造的“爱情拟态”环境中产生与现实自我的关联。


(二)主位控制感的实践


仅有代偿式的情感体验并不足以令单身青年为恋综节目“上头”,甚至为嘉宾的“带货”行为买单。访谈资料显示,在荧屏背后观看他人的情感生活,会让青年个体产生主位控制感,而这种主体地位和控制感的获得对于时常处在未知和焦虑状态的青年人来说尤为珍贵。


1. 暂时性脱嵌体验

如果恋综节目只是一味地遵循平淡路线,没有冲突和矛盾事件的呈现,那么收视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情侣模式和冲突事件,增加节目内容的情感张力,让观众获得更加强烈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成为恋综节目的套路。例如,最初互有好感的双方最终未能走到一起、有好感的两人因为没能及时沟通而产生矛盾等,这些设计会让观众反观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产生共鸣。“每次看节目的时候,我都会真切地代入自己的情感经历,我和前男友就是因为没好好沟通、总是有信息误差,最后分手了。感觉在节目里看到了自己。”(B1)观众通过由人及己的对照性体验将视觉感知进行客体化,并将自身当作客体进行审视,从而认识自己在社会生活世界中的位置。


为了满足观众获得替代体验感的需求,节目需要在短时间内将嘉宾之间的情感状态以高度浓缩的形式呈现,比如,A和B等人共同“争抢”C的“三角”场景是所有恋综节目都会出现的桥段。节目也总会设计出某些让观众“意难平”的结局,借由一些情感冲突强烈的颠覆性场景以达到视觉体验效果的最大化。观者乐此不疲地投入被制造的视觉盛宴之中,“知道这些节目肯定是有剧本和人设的,但就是‘甜’和‘痛苦’都达到了那种极致的放大和夸张,让人看得痛快。你生活中那么抓马(Drama)肯定是不行的,自己的生活太平了,就想看点儿这种”。(B3、B4)正是因为真实性、虚构性、娱乐性并置,让节目更具吸引力。作为观察者的单身青年通过观看来体验恋爱景观中的自我,获得暂时性的脱嵌体验,并对这种全新的自我感知方式产生出依赖感。


2. 边界模糊的虚拟与真实

有学者对真人秀节目能在多大程度上呈现“真实”提出质疑,这种介于事实(纪录片)电视和虚构(娱乐)电视之间的节目类型打开了一个新的电视空间。但在这个空间中,表现和效果取决于现实生活中的通用经验和对既有文化习俗的构建认知(Emma,2010)。一方面,恋综节目设计的双重在场感,即嘉宾生活影像与演播室中主持人的观察和讨论交错呈现,将虚拟与现实并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节目中的不真实感。另一方面,节目播出后,节目参与者会通过在社交媒体上露面来重建电视节目中的情感经历。例如,恋综圈知名的情侣在节目播出后,通过共同拍杂志、参加品牌方活动,以及与节目中的友人聚会,重新强化了他们在节目中的形象,并进一步模糊现实与荧幕的边界。


恋综节目所生成的图景,带给青年人一种扮演感受,让他们能够将自身代入节目嘉宾身上,形成一种实践感。戈夫曼(2008:21)指出,个体以某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他/她们期望符号媒介中呈现出的美好形象与自身有一定的一致性。个体在审视他人关系时亦是在观看自己,并呈现出相互交织的情感内在状态。单身青年之所以倾向于选择观看此类节目,是因为他们在其中找到了替代性和代偿感。无独有偶,广受青年群体追捧的“剧本杀”“狼人杀”等推理类娱乐方式也呈现出一种“我扮谁是谁,谁扮谁像谁”的角色扮演代入感。沉浸于节目中的观看,是高度现代化情境下的自我力图实现内在情感需求的一种实践。单身青年对恋综的凝视背后蕴含了对自我情感的塑造,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恋爱模式和体验被投射到节目参与者身上。对于无法获得“理想”爱情的单身青年来说,观看他者的情感经历成为一种情感实践,他们享受由此带来的情感愉悦和心灵满足,陷入被制造的恋爱景观中。


四、恋综“上头”对

青年恋爱实践的影响



现代性进程中“附近的消失”已成为现代社会结构的典型特征(董山民、赵英,2021),使得个体更易陷入孤独、疏离和无助的状态中。恋综的出现为个体提供了理想化情感故事的观看之道,无须“在场”即可获得以自身为主导的情感感知。一方面,恋综节目的设计努力与现实连接,为多元价值语境下的青年人赋能;另一方面,恋综节目通过精心整饰,努力迎合青年人对爱情幻想的期待,虽然节目的过度整饰也会导致青年人的质疑和抵制,但他们依然会对恋爱代偿体验“上头”,进而对现实中的恋爱实践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一)多元价值语境下的情感赋能


调研发现,恋综的选题内容从最初青年男女配对的单一题材到熟龄、离异青年等社会议题,反映并推动了大众情感叙事的新特征。从前文学艺术作品和影视图像传递的女性形象,大多是从属性的、装饰性的存在,女性多被赋予美丽温柔、身材姣好、脆弱等特征(卜卫,2001:19)。但在今天,女性形象不再局限于主流审美文化的阈限之内,呈现出更加多元和个性化的审美取向。正如《半熟恋人》节目中离异带孩子的L姓参与者,她曾因离异遭遇世俗偏见,每次谈恋爱都无法获得好结果,时常被来自他人的社会评价所困扰。但是,L最终在节目中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节目在呈现女性独立自主、勇于追求爱情画面的同时,也激励着荧屏外的单身青年。“恋综能让你看到理想和现实两者看似对立却又和谐共存的画面,让我知道原来别人是这样表达爱的;如果自己感情不顺利也不要产生自我怀疑,要学会主动为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努力,依然要相信爱情。”(B2、A2)单身青年在观看他人的情感叙事中获得关于自我的体悟和力量,并将其代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实践中。


恋综节目主题的不断迭代和复杂化,意味着大众情感语境和实践的多元化,个体需要更多的讨论和反思才能形成稳定的情感取向和价值观。因此,观众作为旁观者进行的多重反思对恋综节目的效果和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青年人而言,在观看他者呈现出的情感经历的同时重新连接了自我生活的可能性,使自身在现实生活中重新获得力量并实现新的自我认同。恋综节目在媒介化社会语境中的高热度也是个体对于自身关照的投射,使自我的思考能够反身性地运用到自己对待浪漫关系的态度上,学会如何更好地构建及经营亲密关系。


(二)爱情幻象的建构与解构


城市单身青年对于“完美情感体验”的期待催发恋综节目的再生产,通过对恋综节目的设置和情感故事呈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下青年人对完美爱情的期待包括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恋爱对象须能让自己产生心动的感觉,才能由此展开一段浪漫爱情;二是恋爱发生的情境要有梦幻感,是命中注定般地相遇体验;三是两个人的价值观和消费观要相对一致,经济能力上旗鼓相当且彼此独立,能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和聊得来的话题,具备分享和倾听能力;四是对方的身高和颜值要符合自己的审美期待。恋综节目时尚、完美的嘉宾人设,精美、别致的恋爱场景设置,以及双方展开恋爱的方式都尽量迎合青年观众的期待,形成高浓度的情绪满足感,这种“上头”和沉迷体验让他们甘愿为节目中被整饰过的爱情故事“买账”。


然而,调查也发现,青年人“买账”与否取决于节目整饰和加工的合理程度。目前恋综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影响着青年观众的感受和期待。其一,由于节目制作组对参与者的背景调查不够深入,导致部分参与者在节目中出现人设“塌房”现象。其二,嘉宾的固化选择也遭到单身青年观众的反感:“喜欢看恋综类节目,但是那些参加节目的嘉宾们让人觉得过于优秀、不接地气!嘉宾可不可以更加真实、靠谱点儿?这都是我们看节目非常在意的地方,希望可以看到能对自己更有启发意义的恋综!”(A3、A4)目前的恋综节目只展示中上阶层人士的情感生活,其虚幻性、加工性不言而喻,且不能满足受众的多重交互性需求,节目吸引力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风险。真人秀节目的核心要素是参与者身份和关系的真实性,如果进行过度的剧本式的干预,将浪漫关系转化为市场化和可投资的符号商品就丧失了其本真意涵,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将受到质疑,也会造成观众的抵制和弃剧。


概括起来,虽然青年人在理性层面清楚地知道恋综的缺陷和整饰性,但依然在心理和情感上表现出“上头”。因为恋综节目赋予了单身青年高浓度的脱嵌式浪漫体验,在虚拟的爱情观察中消除了现实环境所带来的情感阻碍,形成了情感陪伴、人际沟通和自我赋能的正向感知,让他们在加速流动的社会环境中获得稳定、无痛式的恋爱代偿体验。但是,当情感通过虚拟的代偿方式得到满足时,个体就延缓甚至消解了发展现实情感关系的内在动力;当将整饰的恋爱模式视作理想去追求时,就会对现实中的爱情模式产生不满,导致在真实的情感生活中无所适从。因此,青年人若想跳出恋综的消极影响,解构替代性的媒介化幻象,需要积极拓展交友、交流范围,努力建构真实的社交圈层。与此同时,青年人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反思,在自我认识、审美情趣、人际连接能力等方面不断成长,勇敢正视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亲历个体生命历程中的每一阶段,学会掌控自己的恋爱节奏并表达真实的情感需求,方能找到个体在婚恋结构中的“自洽”位置。



五、结语 :完善青年的婚恋支持体系



如何在技术赋权、情感代偿途径繁多的媒介化社会中,让青年人真实地融入现实生活,不仅需要个体的反思和努力,更需要媒介和国家层面的责任担当。针对我国青年发展现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提出,青年在婚恋、社会保障等方面需获得更多关心和帮助,为此要树立起更加文明、健康、理性的青年婚恋观,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传播正面、积极的婚恋观,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17)。


在媒介化的当下社会中,大众传媒在青年人婚恋观的塑造方面具有的功能和担当的责任比以往更加复杂。为此,要通过恋综节目实现对青年人婚恋观的正向引导,需要规范恋综节目播放平台,对相关节目的内容和质量进行审核。恋综节目自身也需要在连接现实、引导价值方向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一方面,节目制作方在设计节目时应丰富角色的生活属性,打破对嘉宾人设、外形的固化选择和设计,加入不同生活背景和身份属性的节目嘉宾,更加真实地贴近青年群体的生活环境,减少对专业演员的依赖,使节目脱离“表演”属性,还原真实恋爱场景。另一方面,节目内容要同时兼顾社会文化语境和个体差异化观看的需求,找准自身定位,将个体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被建构的虚拟亲密表象与现实生活间寻找平衡。


更为重要的是,国家需要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单身青年群体进入恋爱、婚姻关系提供保障。例如,在缓解青年婚育生活压力方面,可以提供住房补贴、生育假期及补助等;在促进人身安全和经济权益保障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离婚补偿的司法与执行等;在青年交友方面,可以发展社会工作的专业力量,通过社区营造建构多类型的线上线下社群,助推多元化沟通路径的搭建,形成包容、开放的友好型青年婚恋大环境;在婚恋教育方面,需要加强中小学生的家庭生活教育,在大学生的通识教育中补充情感社会学相关课程,培育青年的理性婚恋价值观。

责任编辑:刘汶蓉

《当代青年研究》2023年第1期




投稿方式:登录《当代青年研究》官方投稿平台(qing.cbpt.cnki.net)进行投稿。请勿一稿多投。投稿后,可在平台查看稿件状态,若三个月后没有收到反馈,可另行投稿。


更多推荐


赵琪|审核

芦焱琦|编辑


图源网络

侵联立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当代青年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